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学者才加让、罗文华评论陆扬作品

△ 《忿怒金刚核》截屏,2011年


本文系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方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特邀艺术评论。BCAF与国际、国内著名学者、评论家根据参展艺术家作品进行互动合作,从不同角度讨论和诠释主题,带来活跃的思想交流和深度的学术对话。



陆扬的作品:生命气息

文/道帏-才让加


大威德怖畏金刚是藏传佛教供养和修习的主要本尊之一,其佛像、壁画、唐卡绘画等常见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和萨迦派寺院,佛教徒认为大威德怖畏金刚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以其威猛可怖的形象能够调伏一切魔障,倍增慈悲和智慧。


艺术家陆杨的艺术作品大威德怖畏金刚基于西藏传统唐卡绘画技艺,又不完全囿于传统佛像绘画度量和色彩布局的规定,融入现代元素,在整洁单调的画布上突出大威德怖畏金刚的忿怒形象,色彩鲜艳,生动形象。与此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使深奥抽象的诸佛事业总集的象征更加具象化,呈现了一个生物化的大威德怖畏金刚的个体运动集体,让人浮想联翩,虚实交辉,不失大威德怖畏金刚本身的佛教象征意义,又具有浓厚的现代艺术的生命气息,达到了时空延续情景下的当代艺术作品的一定高度。


关于道帏-才让加

道帏-才让加(Dr. Dobis Tsering Gyal),西藏文化学博士,供职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副馆长,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和发展协会理事、西藏大学客座教授、西藏博物馆特聘研究员、西藏古籍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专攻西藏文化和西藏历史文献。2009年起担任国际青年藏学家协会学术顾问(Advisor for ISYT)。




△ 《忿怒金刚核》截屏,2011年


智空双运:理想主义人性的踏空

观陆扬作品随想

文/罗文华


传说,一位修行者在即将成道的前夜,被盗牛者误杀于山洞中,怨忿之气无从发泄,将地上牛头捡起安于自己身上,并抱恨作乱,遂成牛魔,殃害生灵。文殊菩萨不忍民众之苦难,以慈悲之力,将其降伏,期间化现为9头34臂16足之令人怖畏之相,其密法据说有千里咒杀对手之神奇。


忿怒,使人变魔,纵使智慧如修行者过分执着于成就,一旦落空,怨毒如此之大,令人惊诧于人类“智慧”的杀伤力。大威德金刚作为文殊菩萨慈悲之力量和智慧的化现,其忿怒威猛之相不过是象征,实质是对于人性深层痴怨无明的清理。这种理想主义人性观大概是陆扬选择大威德金刚这一题材进行创造的原因吧。


陆扬的绘画采用了唐卡的形式,直接借用藏传佛教的图像,虚化时空与个性的语境,却强化了宗教的符号,以忿怒怖畏之大威德金刚为解剖对象,通过阐述其复杂的象征主义标帜,诸如盛满鲜血的空性的嘎巴拉碗、探至人性深层的锐利无比的兵器等,以冷峻的态度、俯视的角度和宁静的观照,通过手术刀般的锋芒,剖析大脑活动中最为阴冷和暴烈的情绪冲动,反映出画家对于理想人性的渴望。


悲智双运,密教理论认为,唯有如此能解脱。悲,即慈悲,即要放下恩与怨,放下一切执着;智,即智慧,一种超越表象的智慧。但是表象是什么?画家孜孜于精细解剖的却无一不是表象。这正是人性中的悲哀,悲智双运,几乎是人类注定将踏空的台阶,无法登上空性的殿堂;人性自身太过滞重,无法像鸟类一样自由飞翔,注定要在轮回中往复不止。画家笔下神秘的背景色,无影灯下清晰的大脑情绪结构、虚幻般的三维相貌,有一种禅定入境的效果,凝固不动,扼制住生命的奔腾,仿佛在实验仓内观察中阴生态下的人类,走进生活的漩涡,无法自拔。她的画作中,飘散出一些情绪,淡淡地弥漫,若有若无,却无所不在。


诸如光背的作品,似乎是比较明朗,带有宗教般的虔诚,以般若的智慧提振人类纯粹的精神动力。也许追求精神的纯粹与宁静才是悲智双运的归宿,忿怒不过是表象,陆扬的作品表达的更是发自人性中的精神。


关于罗文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研究员。

1989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毕业。1992-1993年在中央民族大学进修藏文,1993-1994年在中国藏学中心进修梵文 。1996-1999年北京语言大学进修英语,1999-2000年上海同济大学进修德语,2000-2001年在奥地利国维也纳大学藏学及佛学系作访问研究1年,2006年评为研究员馆员,2007年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汉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2009年聘为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自2002年以来,先后受邀到意大利亚非研究院(IsIAO)、法国科学院汉学所、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德国马普研究所做短期研究访问,2005年来,先后在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甘肃省永登地区、西藏地区领导和参与了汉藏佛教美术田野调查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将文献研究、故宫藏品研究和田野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先后发表论文67篇,出版专著5部。分别于2005年、2009年与首都师范大学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一起成功组织了第三、四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能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阅读,用德语阅读,同时能阅读古典藏文、满文和梵文的专业资料。主要研究方向明清宫廷历史、宫廷藏传佛教史、汉藏佛教艺术交流史、藏传佛教图像学。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不得随意编辑、修改。授权使用、转载请联系press@bcaf.org.cn。




发现文化创新,推动艺术公益

微信公众号:bjbcaf

新浪微博:@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